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547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700篇
海洋学   5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蝗虫遥感监测预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蝗灾日益肆虐,为支撑虫害及时精准防控,迫切需要开展大面积蝗虫动态监测预警研究。本文从蝗虫生境遥感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遥感预警,以及蝗灾遥感损失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当前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蝗虫监测预警的时空分辨率较粗,无法精准定位虫害热点发生区和重点危害区;遥感虫害响应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扩散模型耦合度较低,导致模型时空普适性较差;缺乏高时空精度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服务产品。因此,当前急需发展面向全球、洲际、全国、区域的多尺度、长时序、高精度虫害精准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建立时空精细尺度的虫害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制遥感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机理深度耦合的高精度预测预报模型,发布多尺度高时频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海量数据的自动入库和智能存储、多层次模型的快速调用和高性能计算、虫害测报产品的在线生产和可视化服务。建立从数据到模型到产品服务的全链路,从而切实提升全球应对重大迁飞性虫害的智能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区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在对马达加斯加地质演化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监测,结合已有水文资料对Mahajanga盆地岩溶的水文效应开展研究。受地质结构、岩性等条件的控制,Mahajanga盆地东部演化形成绵延近300 km的岩溶槽,在西南部则形成面积达12 000 km2的岩溶台地。岩溶槽和岩溶台地的岩溶发育均以水平方向为主,垂直方向发育较浅,岩溶形态则呈现出明显的均等溶蚀特征。盆地东部岩溶槽拦截了大部分来自高原的河流,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汇流区,同时,特殊的地质结构也演化形成独特的地下“汇流”系统。岩溶槽区内平缓的河床比降、复杂的河流网络、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洼地、分布广泛的松散堆积层以及面积广阔的地下岩溶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水循环调节库,对水文过程将产生较大的“滞流”效应。盆地西南部的岩溶台地面积广,规模大,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储水“水库”,对地表径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4.
This study aims at recognizing the mechanisms of mass transport between the karst surface and the saturated zone in a morphostructural relief of the Mesozoic karst carbonate platform of Murgia (Puglia, Southern Italy). The large dimension of the karst aquifer, the regional scale of the flow system, the boundary condition constituted by the sea, and the lack of freshwater springs constrain to the use of wells as monitoring points and limit the study area to the recharge area comprising 986 endorheic basi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n‐reactive tracers (nitrates) in the waters of autogenic recharge (from endorheic basins) have been modele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infiltration, land use, and nitrogen surplus, with reference to a time window, which includes a low precipitation period followed by significant rainfall even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dele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in ground waters, coupled with th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chemograms and records of hydraulic heads (all referred to the same time window), allows inferring the mechanism of mass transport between the karst surface and the groundwater table. The mass transport conceptual model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the epikarst. The infiltration of significant rainfall in the endorheic basins after a low precipitation period displaces waters stored in the epikarst toward the saturated zone. Ground waters in the post‐event period show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s,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higher Mg/Ca ratios than both those of the pre‐event period and the autumn‐winter recharge period. The post‐event recharge from epikarst storage determines a transient hazard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with a time lag from the occurrence of the heavy rainfall.  相似文献   
85.
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之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第三个震级MS7.0以上的强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东端,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与东端其它构造之间的转换关系仍不清楚,因区内地质构造和地形复杂,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主要构造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区域地震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基础上,通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已有的和最近开展的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结果,并结合现今GPS变形场资料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灾害特征分析,发现东昆仑断裂带最东段塔藏断裂上的左旋走滑除了一小部分继续向东传播转移到文县断裂带上外,大部分转化为其南侧的龙日坝断裂带北段、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上的近东西向地壳缩短,这可能是岷山隆起的构造机制,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正是左旋走滑的东昆仑断裂带在东端继续向东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魏震方  王世华  沈华 《测绘科学》2010,35(1):146-148
本文采用Protégé本体开发平台将五元组模型的位置服务上下文计算本体形式化,使其在JADE环境下应用成为可能。首先通过介绍位置服务上下文计算应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引出本体形式化问题。然后应用五元组模型进行位置服务上下文信息建模。建模后抽象出的位置服务上下文计算本体符合FIPA-ACL规范,使不同的信息在Agent之间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形式化本体在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流。最后,我们将采用Protégé平台定义的ContextOntology形式化本体通过Ontology Bean Generator插件将其导出为Java类,使其在JADE平台下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87.
操作系统信任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操作系统中为计算平台的可信性提供支持的元素的集合定义为操作系统信任基(TBOS),建立了TBOS的设计思想,提出了TBOS的体系结构,重点诠释了TBOS体系结构中的基本信任基、可信基准库、控制机制、度量机制、判定机制和支撑机制等关键成分的核心思想、TBOS的隔离与交互能力以及动态扩展特性,同时讨论了TBOS实现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8.
首先针对传统地震信息平台的不足,简述数字地球平台的优势,以汶川8.0级地震为背景,介绍地震情况并实现数字地震信息系统的应用框架,最后结合地震数据管理与分析来实现地震信息系统,并得出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数字地震信息系统的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将可信赖平台模块(TPM)芯片引入车载自组织网VANET,提出了一种有效保护地理位置信息路由协议GPSR(贪婪周边无状态路由协议)的可信安全机制,从而能够防止恶意篡改路由协议和邻居位置信息表的行为。在NS2.30下对网络真实场景进行了模拟,证实此可信安全路由协议模型是正确的、有效的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90.
本文首先对GNSS数据产品服务平台的建设背景及其系统设计框架进行概述,进而介绍了平台的关键组成模块——GNSS数据采集软件。因GNSS数据采集要求安全可靠,调研后引入了SFTP安全文件传输技术,并开展了基于SFTP技术的采集软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该方案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简便、稳定和安全,为服务平台的整体建设与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